本報訊 程曉麗 記者吳淑蘭報道:金秋時節,稻谷飄香。近日,廣信區29.32萬畝中稻陸續成熟,迎來收割期。廣袤田野披上“黃金甲”,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,掀起層層金浪,處處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圖景。農戶們正搶抓晴好天氣,全力推進收割作業,確保稻谷顆粒歸倉。
在田墩鎮冷水村,連片稻田里機聲隆隆,多臺收割機開足馬力,在田間往返穿梭。切割、脫粒、秸稈粉碎等環節一氣呵成,展現出高效現代的農業生產景象。機械化收割已成為廣信區水稻收割的主要方式,不僅大幅提高了作業效率、降低了勞動強度,也為農戶有效節約了生產成本。
“我家今年種了340多畝中稻,要是人工收割,又慢又累,成本還高。現在全部機械化,幾天就能收完,省心又省力!”種糧大戶王建平在田頭指揮作業,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
據了解,為保障中稻豐產豐收,廣信區農業部門從播種到田間管理全程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,大力推廣優質高產水稻品種和綠色防控技術。收割期間,相關部門積極協調農機調配、組織農機檢修保養、保障柴油供應,并安排技術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指導,全方位護航秋收工作。
“今年中稻收割工作將持續到10月下旬。糧食豐收不僅鼓起了農民的‘錢袋子’,更為全區糧食安全筑牢‘壓艙石’,為全年糧食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。”廣信區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