鉛山訊 鉛山縣堅持黨建引領,深度挖掘和整理有影響力、傳播力和創新力的文化,促進了文化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。
挖掘內涵,激活傳統文化基因。鉛山縣系統總結了以江南四大書院之一鵝湖書院為特色的思辨明理、百家爭鳴的書院文化;以河口鎮為代表的歷史厚重、商貿繁榮的古鎮文化;以新四軍整編地、《唱支山歌給黨聽》詞作者姚筱舟等為主流的不忘初心、堅定信仰的紅色文化;以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為代表的家國情懷、英勇頑強的愛國文化。從這些文化中提煉了堅定信仰、熱愛祖國,互幫互助、和諧鄰里,孝敬父母、尊老愛幼等有利于社會治理的因子,讓文化成為社會治理的軟實力。
該縣因地制宜,先后打造了以忠孝和清廉為主題的永平清園、鵝湖書院大講堂、家風家訓陳列館、石塘紅色名人館、飛奪瀘定橋勇士楊田銘事跡陳列館等。這些教育場所成為全縣各級機關黨建、團建和學生教育、研學的首選地,成為家門口、活生生和喜聞樂見的教育基地。成立“民間講理”調解室,引導村民樹立孝敬父母、和諧鄰居、友善寬容的文明新風,成為鉛山縣社會治理的一大特色和品牌,其中永平鎮老李家村和石塘鎮石塘村分別被列為第二、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。
引導全縣結合各地特色,舉辦系列文化活動,如汪二鎮廟會、石塘鎮橋龍燈、陳坊老街民歌大賽等,做到以文惠民、以文興業。另一方面,爭創旅游景區,先后創建了鵝湖書院、葛仙山2個4A級景區,陳坊老街、石塘古鎮2個3A級景區。打造河口古鎮、武夷山國家公園等景區。文化旅游成為鉛山經濟社會轉型發展、高質量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。(吳平興)